“從總體上來講,我國汽車塗裝技術水平發展不均衡。世界上最先進的塗裝車間在中國,最落後的塗裝車間也有可能在中國。”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塗裝技術分會主任吳濤如是說。他告訴記者,近些年我國汽車工業發展速度非常快,實際上是以外資品牌汽車國産化為拉動,世界上新的汽車塗裝工廠大部分都是在中國建設的,新工廠采用的基本都是國際上最先進的塗裝技術。同時,在外資的拉動下,我國乘用車塗裝技術水平已經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軌。但在卡車和零部件領域,國内塗裝水平與先進水平相比仍有一定差距。
塗裝技術水平發展不均衡
作為整車四大工藝中的第三道工序,塗裝可以使車身更加耐用和美觀,但由于塗裝包含材料、工藝和設備三大方面和多種工序,所以塗裝又是四大工藝中最為複雜的一個環節。從世界塗裝技術水平來看,日本、北美和西歐的塗裝技術水平處于前列,許多先進的塗裝技術已經被應用于汽車生産中。而我國的塗裝技術水平如何?是否已經和世界先進水平接軌?我國塗裝行業未來将怎樣發展?本報記者采訪了整車廠、研究院和材料與設備生産廠家,力求找到這些問題的答案。
吳濤認為,我國汽車塗裝水平整體是比較先進的,但不排除個别細分領域,比如在山東一帶做的比較多的低速機動車的塗裝水平比較落後。
機械工業第九設計研究院副總工程師馬汝成解釋說,塗裝整體水平除了裝備外,塗裝工藝對整體效果影響也很大,而塗裝材料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塗裝工藝質量。所以發展水平的不均衡也受到了塗裝材料的影響。“目前國内乘用車采用的塗裝材料基本上都是采用外資品牌或者是合資品牌,塗裝水平較高。而客車主要是手工噴漆,對整個塗裝質量的要求比乘用車要低,所以在一些客車和低速機動車上會有一些自主品牌的塗裝材料,整體水平有較大差距。”
■塗裝材料與工藝是短闆
“我國自主生産的塗裝材料與外資差距較大,同時我國整車廠大部分采用外資品牌塗料,而塗料又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施工工藝質量。所以說,雖然世界上最新的塗裝工藝在我國,但這些工藝基本上都是從外國引進的。”馬汝成說。“國内整車廠的塗裝材料供應主要被一些外資品牌所壟斷,如巴斯夫、PPG和艾仕得等。本土也有一些汽車塗料公司,但所占市場份額較小。自主品牌的塗裝材料與外資産品相比,差距主要在于産品的前期穩定性上。”湖南湘江關西塗料有限公司的一位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在塗裝現場施工時講究三分塗料、七分施工。受到現場環境、施工工藝等因素的影響,材料的穩定性不理想時會引起如漆膜缺陷等質量問題。
塗裝材料穩定性和可靠性的欠缺,制約了國内自主塗裝行業的發展。吳濤對記者表示,汽車制造是規模化生産和流水作業,為保證跟上汽車生産的效率,對塗裝材料的生産、管理和穩定性等要求很高。國内目前雖然也有一些自主品牌企業生産塗裝材料,但這些企業的産品在樣品試驗時效果可以,實際應用中産品穩定性和可靠性欠佳。對于現代化生産的整車工廠來說,生産成本上就不如直接買外資材料劃算,所以這也制約了行業的發展。
德國艾森曼塗裝技術有限公司高級經理金國慶認為,對于塗裝材料生産廠家來說,材料研發方面的投入占比很大,尤其塗料屬于化學品,其配方很關鍵,保密性很強。而且,在産品投産前要做許多試驗,一些試驗耗時需要兩三年,難度很大。“在塗裝材料、塗裝設備的一些核心的配套零部件和檢測儀器設備等方面依賴外資,并非是中國市場獨有的現象。”吳濤告訴記者,在全球市場,塗裝行業上也是被幾家跨國公司所壟斷,歐洲的情況也基本上是國際化的。日本和韓國的汽車工業基礎較好,在塗裝自主方面做得也比較好。
■塗裝設備進步不小但仍需努力
雖然在塗裝材料方面仍有很大突破難度,但我國自主塗裝設備的進步有目共睹。
對此,馬汝成認為目前我國自主的塗裝設備正在努力追趕國外先進水平,可以說目前塗裝設備方面差距不大。“行業内許多先進的塗裝設備,如幹式噴漆室和自動烘幹室等,國内已經開始自主研發并推廣應用。奇瑞和吉利等一些自主車企也采用了國内的自主裝備,比如九院自主研發的幹式噴漆池和自動烘幹池在成都一汽-大衆的塗裝生産線上都有應用,效果很好。”他說。
吳濤也對記者表示,在塗裝設備上,尤其是在生産線的建設、設計和集成方面,許多整車廠都紛紛開始自主開發。吳濤特别強調,近幾年來,我國在塗裝工廠的設計和建設方面進步很大,由最初的承包建設外資整車的塗裝工廠,整車廠對先進技術與管理理念進行消化學習,到目前我們也能夠自主設計出先進的塗裝生産線,尤其是國内的一些設計院的設計能力明顯提高,能夠承接複雜生産線的建設。
據了解,雖然我國在塗裝裝備的先進性方面已經在追趕國際先進水平,但目前市場份額并不大,市場提升空間很大。馬汝成表示,我國自主塗裝裝備進入的主要是自主品牌整車廠,大約占市場份額的40%~50%。合資的整車廠雖然也有部分采用我國自主裝備,但數量很少。“目前我國自主塗裝裝備的市場份額并不是很大,但我們在努力地替代外資裝備,除了自主車企外,自主裝備也在打入合資車企裝備鍊,局部替代外資品牌。”他說。
(來源:互聯網)